南都制图:李勇
南都讯 记者陈伟华 进场费、堆头费、合同费、搬运费……大型零售企业向供应商收取的费用,名目有几十种之多,往往让供应商有苦难言。昨日南都记者获悉,东莞市经信局会同其他6个部门拟定了方案,将开展专项检查,整顿清理这些违规收费。
剑指零售大鳄,小的也不放过
南都记者获悉,东莞市经信局制定了《东莞市清理整顿大型零售企业向供应商违规收费工作方案》。根据方案,今年6月份之前,东莞市经信局会同市公安局、外经贸局、国税局、地税局、物价局、工商局,将在全市范围内集中开展清理整顿大型零售企业向供应商违规收费专项检查。
此次对违规收费的清理,并非东莞一地的主张,而是源自国家部委的要求。南都记者了解到,此前商务部等国家部委已下发通知,要求各地进行清理。而东莞除了7个部门之外,各个镇街也将行动起来。
东莞此次剑指的对象,主要是大型的零售企业,包括超市、百货店、电器专业店等。东莞还设定了具体指标,检查的对象要同时满足3个条件:最大单店营业面积在6000平方米以上;门店数在20家以上;2010年销售额在20亿元人民币以上。南都记者了解到,东莞能同时符合这3个条件零售企业并不算多,主要是本土的时尚电器、嘉荣SPAR超市和一些外来的零售企业。
但东莞市经信局也指出,如果没有达到这3个条件,也不是就可以置身事外。只要有供应商反映其存在违规收费行为的零售商,都会一并列入此次清理整顿范围。
“潜规则”积弊成疾
东莞市零售行业人士向南都记者透露,实际上,大型零售企业向供应商违规收费的现象,已是积弊成疾。在“渠道为王”的时代,双方在话语权上完全不对等,“潜规则”横行。供应商往往是有苦难言,得罪了渠道,意味着拿自己的未来在赌博。此前曾爆发格力与国美电器(微博)“闹翻”的事件,有实力的供应商也纷纷谋求自建渠道。
在东莞市经信局发布的方案中,列出的收费名目就有十几种之多,包括促销服务费、合同费、搬运费、配送费、节庆费、店庆费、新店开业费、销售或结账信息查询费、刷卡费、条码费(新品进店费)、开户费(新供应商进店费)、无条件返利等。只要是不符合自愿、公平、诚信的原则,没有全额用于向供应商提供相应服务,都会成为清理对象。
“例如你走进商场,发现在显眼的位置放着一堆东西在促销,价格很便宜。你以为这是生产厂家在做促销,其实不一定。商场可以不跟厂家商量,就把他的东西拿来促销的,有时候卖的价格还不够成本。”东莞某零售业资深人士告诉南都记者,生产厂家不仅要承受亏本的结果,还要被收取“堆头费”。
供应商反映最强烈的,还有进场费,也有的叫做“条码费”,每新进一种商品,增加一个条码,都要收取一笔进场费。另外,不少大型零售企业经常搞“重新装修”,其实就是调整一下部分商品的位置,而每挪动一次都要收取费用。
先自查再检查
根据东莞市经信局制定的方案,东莞采取的是先“自查自纠”,再“现场检查”的方法。东莞符合条件的大型零售企业被要求先填写一份《零售商自查自纠表》,对不符合相关制度要求的自己先进行整改。整改完毕后,7部门将开展联合现场检查。
东莞市经信局表示,除了这种常规的检查,还会进行抽查和暗访。抽查的对象既包括重点零售企业,也包括非重点企业。
整个清理整顿行动将在6月20日前结束。东莞市经信局表示,如果企业拒绝整改,经信局将会约谈企业负责人,督促其落实相关制度。不配合的将向工商部门通报,涉及犯罪的将移交公安机关。
提醒
市经信局设立举报投诉渠道,接受企业和个人的举报投诉,电子邮箱:dgm yltk@ 126.com;邮政信函:东莞市南城区鸿福西路68号塞纳城市嘉园二楼贸易流通科,邮编523888;电话:0769-22244255.